
本溪鋼鐵(集團)礦業有限責任公司(以下簡稱礦業公司)組建于1995年12月28日,是本鋼集團公司的全資子公司,是本鋼的主要原料生產基地,享有“人參鐵故鄉”的美譽。
礦業公司分布在本溪市、遼陽市兩個地區。公司現有職工1萬余人,共有四座鐵礦山、三座輔料礦山、四座后備鐵礦山、四個選礦廠、一個球團廠。公司所屬廠礦有南芬露天鐵礦、歪頭山鐵礦、南芬選礦廠、石灰石礦、賈家堡鐵礦、馬耳嶺球團廠等十一家單位。歷經多次擴建、改造、結構性調整和資產優化重組,公司形成了以鐵礦開采、選礦和球團礦生產為主,輔料生產、運輸、檢修相配套,具有現代化管理水平和裝備水平的大型礦山聯合企業。
礦業公司具備年產鐵礦石2500萬噸、鐵精礦800萬噸、球團礦200萬噸、生石灰110萬噸的生產能力。目前,具有鐵礦石資源10.5億噸;石灰石資源5595萬噸的資源儲量。礦業公司先后引進使用美國BE公司295B電鏟、德國利渤海爾R9350E電驅液壓挖掘機、美國阿特拉斯PV351電驅液壓鉆機、美國卡特彼勒公司789C機械輪自卸車、D10T推土機、德國塔克拉夫公司ARs3000-50排巖機、芬蘭美卓礦機公司HP5圓錐破碎機等先進設備,主體設備居國內同行業領先水平,擁有固定資產原值84.9億元。為做強、做大礦山企業提供設備保障。
礦業公司結合供給側結構性改革,優化礦產資源開發結構和產業布局,推進后備礦山建設,增強發展后勁?,F擁有花嶺溝鐵礦、徐家堡鐵礦、棉花堡鐵礦2-6號礦體、花紅溝鐵礦等四座后備鐵礦山資源,資源儲量達22.1億噸。
礦業公司以為社會、為客戶、為員工創造價值為已任,履行社會責任,建設資源節約型、環境友好型的綠色礦山。近年來,穩步推進“青山工程”的實施,為逐漸改善、恢復礦區及周邊環境打好基礎,積極組織礦山綠化,持續改善礦山生態環境,四座礦山成為國家級“綠色礦山”試點單位。
礦業公司以大力打造創新型企業為目標,瞄準行業技術前沿,推進自主創新,成功破解了一系列技術難題,形成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。近年來,在專業技術管理領域獲授國家級實用型專利19項。
礦業公司將著眼全球礦產資源開發,為本鋼集團持續穩健發展貢獻力量。